一、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配合饲料营养不全、维生素含量低、饲料发霉变质或药饵中过量添加药物。
2、环境因素:池塘多年不清淤或水质不良造成草鱼免疫力下降而感染病原体引起死亡。
3、药物因素:长期超量使用化学药品引起肝损害或药品质量低劣而导致治疗不彻底。
二、发病症状(一)外部症状
1、体色:暗淡,局部鳞片松散,灰暗,少数背部肌肉腐烂,部分眼眶和鳍条基部少量充血,鳍条末端残缺不全分叉,以尾鳍较为严重。
2、体型:比正常鱼较为短粗,腹部膨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解剖后可见体内脂肪富集。
3、活动:早期病鱼主动少量摄食,漂游池边,但反应迟钝,食量减少、体表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病鱼出现窜游或痉挛,在池边独游,多在凌晨死亡。
以上症状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几种同时发生,同时常伴发并发症,如烂鳃、肠炎、赤皮、烂尾等症状。
(二)内部症状
1、肝胰脏:失血肿大,表面被脂肪组织覆盖,变黄,发白或局部呈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质脆易碎,组织松散。
2、胆囊:膨大充盈,胆汁丰富,呈现绿色或墨绿色,少数鱼在死亡前会有少量的胆汁外溢,扩散至相邻的内脏器官和肌肉表面;同时也有胆囊萎缩的现象发生。
三、防治措施(一)、预防:
1、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同时选用合理放养密度。
2、加强水质管理,定期使用水质和底质改良剂如底毒消或净水解毒剂;定期排老水加注新水。
3、发病期间不要泼洒具有极强性的氯制药物,应选择用绿色且温和的杀菌剂如菌毒消、沐菌消。
4、定期投喂高细度、流动性好、质量好的保肝护胆中草药如护肝素、鱼用多维、应激灵Ⅲ型。
5、选择优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同时适当搭配青草投喂,禁止强化、过量投喂。
6、要对症下药、交替用药、避免过量用药。
(二)治疗:
1、停食两天,同时全池泼洒水质改良剂,如底毒消、洁水灵、净水解毒剂、嫩水素等。
2、第三天开始投饲,投饵量减半,并在饲料中添加应激灵Ⅲ型 鱼用多维,进行治疗,连喂7—10天。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切忌使用外用杀虫、消毒药剂,投喂药饵期间务必按剂量和疗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