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斑点叉尾鮰的繁育技术
徐森森
1. 斑点叉尾鮰雌雄鉴别与繁殖习性
斑 点叉尾鮰的雌 雄 鉴别:雄鱼,头部到背部 为 深灰 、稍 偏灰 黑 ;头部 扁 平 ,较 雌 鱼宽 ;腹 部窄 长 ;生殖器黑管状,末端尖细突出,类似乳头状,带红色;肛门不外露,略呈红色。雌鱼,体色深灰色;头部圆,吻部稍尖;腹部圆而饱满,成熟较好的可见卵巢轮廓,有弹性;生殖器长圆形,两孔被瓣状皮膜分开,呈裂缝状,生殖孔并有许多黏液覆盖;肛门红肿外露。
繁殖习性:斑点叉尾鮰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均能产卵。繁殖季节为 5~8 月,产卵孵化水温为18.5~30℃,最适温度为23~28℃。每公斤雌亲鱼可产卵1万粒,受精卵粘性强,结不规则块状,在水温 23~25℃时,6~7 天孵出鱼苗。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须人工设置产卵鱼巢。即目前采用较多的繁殖方法自然产卵,人工孵化。
2.亲本选择
亲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苗质量。选用亲本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体态丰满、体表光滑、肥满度较好、无疾病、伤残和畸形。选择性成熟雌鱼要求其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肿且微向外突;选择性成熟雄鱼体色应深灰,腹部扁平,生殖器管状,末端尖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