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扶持水产养殖户渡难关,为鹤山“鱼 今年前10个月,海南出口水产品超14
首页 > 技术 >  > 正文

蚌苗繁殖中寄生用黄颡鱼抗应激技术

2024-06-03 15:15:39 来源:科学养鱼 2020年11期 作者: 责编:

蚌苗繁殖中寄生用黄颡鱼抗应激技术

   王 鑫

蚌苗繁殖的中间寄主为鱼类,寄生到鱼的身上,经6~12天(根据水温情况而定,水温越高、时间越短;水温越低、时间越长),发育完成变态成幼蚌从鱼身上(包括体表、鳃、鳍条等)脱落,因此,在寄生的钩介幼虫完成变态之前,必须保证寄生鱼成活,否则钩介幼虫也会跟着死亡,导致繁殖失败。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为最佳的中间寄主(寄生鱼),因为黄颡鱼无鳞片,钩介幼虫容易寄生到鱼身上,且相对其他鱼更耐缺氧,生命力较强。但黄颡鱼因为无鳞片,且背鳍、胸鳍具有硬棘,在捕捞、运输、寄生、搬运等时候,容易被同伴的硬棘刺伤皮肤,造成体表组织受伤。蚌苗繁殖季节为3月底、4月初,水温在18℃左右,这个水温又是水霉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鱼患水霉病的高发期。

在蚌苗繁殖时,避免寄生的黄颡鱼受伤而发生水霉病造成死亡是蚌苗繁殖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于2018年池蝶蚌繁殖季节开展了“蚌苗繁殖寄生用黄颡鱼抗应激试验”,通过对蚌苗繁殖寄生用黄颡鱼在起捕、运输、寄生及脱苗前养殖过程中,使用药浴应激素来减少黄颡鱼的应激反应,降低黄颡鱼的活动能力,并配合使用有消毒、杀菌、愈合伤口作用的香连溶液,达到降低黄颡鱼脱苗前死亡率的目的。

基金项目:蚌苗繁殖中寄生用黄颡鱼抗应激技术
上一篇:说一说河蚬     下一篇:淡水珍珠蚌的苗种繁殖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水产评论守则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