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
订阅
RSS订阅
收藏水产门户
综合应用
App客户端
水产资讯
养殖技术
休闲渔业
水产视频
水产百科
水产美食
水产病害
水产推荐
搜索
渔业专家学者聚首羊城 共探培育
逊克县25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沾河
其它
鱼鳖混养---鳖既不是鱼的天敌,鱼也不妨碍鳖的摄食,鳖鱼混养具相互的促进作用
一、鳖既不是鱼的天敌,鱼也不妨碍鳖的摄食
鱼鳖混养,鳖主鱼副或鱼鳖各半均可,鱼鳖混养,鳖既不是鱼的天敌,鱼的活动不妨碍鳖的摄食,而是既能充分加速水体的物质循环,又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动
Tags:
2024-06-03
泥鳅的食性及不同饲养阶段的投喂
一、泥鳅的食性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靠5对发达的触须摄食,触须的尖端有能辨别饵料气味的味蕾。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喜欢在傍晚或半夜间以及日间安静时觅食,人工训化后可改为白天摄食
Tags:
2024-06-03
中华鳖池塘培育主要技巧深究
中华鳖(Trionyxsin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次生性水生爬行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多年来,由于过量捕捞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野生资源
Tags:
2024-06-03
甲鱼腮腺炎病因及防治方法
一、腮腺炎病原菌:腮腺炎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具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性,对幼、稚鳖均具有危害性。研究表明该病由病毒感染引起,后续细菌感染使病情加剧。二、腮腺炎症状:病鳖常因全身水
Tags:
2024-06-03
泥鳅胀气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泥鳅胀气病症状
泥鳅腹部鼓鼓,朝上漂浮在水面,轻者泥鳅还可以挣扎着游到水里,但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浮上来;严重的浮在水面一动不动,不久就可死亡。从外观上看,肚子鼓鼓的充满气体,
Tags:
2024-06-03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野生状态下大鲵的病害很少,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扩大,放养密度不断增大,以及饵料都是来自人工高密度饲养的鱼类,大鲵病害也随之加剧,特别是自2006年来关于大鲵(娃娃鱼)患病的报道也越来
Tags:
2024-06-03
野生蝾螈走向灭绝
蝾螈正从自然栖息地消失。图片来源:Brett Gundlock 上世纪90年代,当Luis Zambrano刚刚成为生物学家时,他心中想象的是自己在远离人类现代文明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某个隐秘角落寻找着
Tags:
2024-06-03
中间毒塘:鱼死了虾好活
中间毒塘是指养殖虾塘,在养殖过程中存在鱼类,用专门药物把鱼毒死,而对虾的生长没有影响,该技术方法叫中间毒塘。在养虾户心目中,这往往是需要拜托专门的技术人员才能轻松解决的问题。为了
Tags:
2024-06-03
用茶皂素清除虾蟹池野杂鱼安全高效
淡水养殖的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常有麦穗鱼、鲫、泥鳅等野杂鱼存在。这些野杂鱼与虾蟹争夺饲料,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虾蟹生长。以前清除虾蟹池中的野杂鱼常用五氯酚钠,但
Tags:
2024-06-03
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娃娃鱼”虽然称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的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滑润无鱗,长着四只不大的
Tags:
2024-06-03
甲鱼的繁殖习性
甲鱼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在自然环境中,当水温上升到20℃时,性成熟的甲鱼开始发情交配,28℃-30℃是产卵的最佳水温。甲鱼在一年中可多次产卵,雌鳖在产卵时会选择合适的地点挖洞产
Tags:
2024-06-03
我国两栖类增加第13个科——亚洲角蛙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舌突蛙属物种属于亚洲角蛙科(学名Ceratobatrachidae)成员,是我国两栖动物第13个科。 中国科学院昆
Tags:
2024-06-03
克隆自己疯狂繁衍的小龙虾肆虐多国 科学家:可用它研究癌症!
最近,欧洲各国正为一种具有克隆能力的神奇小龙虾而苦恼不已。因为泛滥成灾,科学家们正竭尽全力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限制这一物种的传播。 迄今为止,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应对之策。毕
Tags:
2024-06-03
鱼鳖混养的生物学原理
传统认为,鱼鳖不能同池养殖,理由是鳖是鱼类的天敌,因此池塘养鱼把鳖作为除害对象。另一种观点是鱼类好动,终日不停地在水中或水面游动,而鳖胆小怕惊,一发现有水的波动,就受惊而不敢觅食,以
Tags:
2024-06-03
野生黄鳝苗种的采捕与培育
近些年,商品黄鳝的售价居高不下,引起了众多养鱼朋友的养鳝兴趣,但养殖黄鳝首先得有种苗。鉴于目前还没有上规模的鳝苗人工繁殖基地,因此鳝苗主要仍依靠采捕资源量有限的天然野生苗。下面
Tags:
2024-06-03
养黄鳝失败的原因
乱购苗种 许多养殖户在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他所谓优质的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而且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购回后死亡率在90%~100%,所以购买苗种
Tags:
2024-06-03
黄鳝苗种繁育要点
亲鱼选择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克~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
Tags:
2024-06-03
甲鱼异常出爬引起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甲鱼异常出爬是指违反正常规律而产生的一种行为,这通常代表这类甲鱼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患病、体质弱等,对于这个现象要引起重视,给予调整与防治。 一、为什么说甲鱼是异常出爬? 1
Tags:
2024-06-03
提高鳖卵孵化率技术措施
一、适宜的孵化温度
鳖卵孵化温度范围以22-36℃为好,最适温度范围在30-35℃,最佳温度为32℃,孵化积温为36000度·时,孵化时间约为45-50天。在孵化过程中,当温度在36℃以上时,几小时就会导
Tags:
2024-06-03
黄鳝人工繁育技术试验
黄鳝属水产名优养殖品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和单位看重养殖黄鳝
Tags:
2024-06-03
采集野生黄鳝受精卵
黄鳝多在雷雨后的夜晚或清晨产卵。亲鱼先在其洞穴外吐出大量白色泡沫为巢,雌鱼把卵产在泡沫中,卵粒数由几十粒到二、三百粒不等,卵圆而大,呈黄色。产卵处如有水草、禾苗,又无大风,此泡沫
Tags:
2024-06-03
识别优劣甲鱼有方法
一、目测。看其外形及动作,若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肌肉肥厚,背甲肋骨模糊,裙边厚而上翘,腹甲有光泽,且动作敏捷,即为优等甲鱼。 二、手抓。用手捏住甲鱼后腿腋窝处,如甲鱼四脚乱蹬,活动
Tags:
2024-06-03
泥鳅的规模化养殖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届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沟渠、水田
Tags:
2024-06-03
乌龟性别与年龄的鉴别
在乌龟的养殖过程中,对其性别与年龄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怎样鉴别乌龟的性别和年龄呢?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解答如下:
性别鉴别 雌龟多数呈黄褐色或黄
Tags:
2024-06-03
泥鳅的繁殖与苗种培育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函、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
Tags:
2024-06-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日榜
周榜
月榜